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研究所概况 | 研究所动态 | 研究队伍 | 重点研究作家 | 科研资讯 | 人才培养 | 陕西文学研究通讯 | 资料馆 | 下载专区 | 留言板 
最新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研究所动态>>最新研究>>正文
 
 研究所新闻 
 通知公告 
 最新研究 
 活动掠影 
“《白鹿原》现象”的当下意义
2016年11月25日 09:03 马平川    (点击: )

【光明日报】“《白鹿原》现象”的当下意义

(2015-10-28 19:55:09)

        马平川

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1993年出版以来,曾改变成秦腔、连环画、泥塑、话剧、舞剧、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还被翻译成日、韩、英、越南等多国文字。北京人艺推出的话剧《白鹿原》在北京和西安演出时,场场爆满,一票难求。许多来买票的观众都是冲着小说《白鹿原》来的,《白鹿原》22年累计销售近140万册。读者依然对这部小说表现出极大的热情。陈忠实也因此无可争议地成为当今文坛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白鹿原》跻身“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改革开放30年30本书”,《白鹿原》还与茅盾的《子夜》、钱钟书的《围城》、老舍的《骆驼祥子》等被教育部列入“中国文库(大学生必读丛书)”,而《白鹿原》是建国以来创作的惟一一本入选该书目的长篇小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宣纸线装版的《白鹿原》,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了《白鹿原》出版20周年珍藏纪念版·影印版手稿本。《白鹿原》在重印和再版数十次后,至今每年都在加印,显示出卓越的艺术魅力和旺盛的生命力。“《白鹿原》现象”已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大景观。

白鹿原位于西安东南,处在灞河、铲河之间,依山傍水,自然环境独特,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经过流水和风沙长期沉淀形成的黄土台面积达263平方公里,海拔高于西安300米,十三代古都长安尽收眼底,白鹿原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历代王朝长治久安的天然屏障。生于斯,长于斯的陈忠实在白鹿原畔,猝然展开一轴活生生的浓墨重彩的白鹿原历史画卷。

【光明日报】“《白鹿原》现象”的当下意义

  一轴画卷,上下五十年。笔酣墨饱,元气淋漓。50年的沧桑巨变,50年的大地梦幻,以一种特殊的韵味和意趣从白鹿原蔓延开来。

《白鹿原》横空出世,让世人记住了一个名字——陈忠实。在《白鹿原》的扉页上陈忠实把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的一句话作为题词:“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从这个意义上说,陈忠实是写出了白鹿原这块土地沧桑50年的“秘史”,如此说来《白鹿原》的问世。可以说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一起“泄密事件”,一个民族50年的秘密从此大白于天下。

《白鹿原》的写作告诉我们,长篇小说是富于难度的写作。长篇小说的创作是对作家生活经验、生命体验、艺术精神、写作技术和身体耐力的全面考验。陈忠实早期的一系列的散文、短篇小说、中篇小说的创作,都可以看作是一种彩排,一切都是为了《白鹿原》这场大戏上演。陈忠实把《白鹿原》写作变成了一种高难度的自我挑战和突破。

在一个崇尚浮华与喧嚣生活的时代,全国每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数量与日俱增,加上各种文学期刊,网络上的长篇多到难以统计的地步。现在不断出长篇小说,但真正的好小说非常少。作品一出来,炒作热闹一阵子,转身就销声匿迹。关于长篇小说写作,陈忠实曾经表达过这样的一种观点,他说:“作家要有真正的体验才能创作;没有体验,写不好东西。长篇小说得慢慢来。对长篇小说写作,我心里一直有种畏惧感,不敢轻易动手。”197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何启治到陕西西安郊区找到陈忠实,向他发出长篇小说约稿,直到1992年,陈忠实写出《白鹿原》。这就是说,陈忠实是在其44岁时开始准备他的这部后来被称为“枕头”的作品,至50岁时才终于把《白鹿原》展现给了读者。何启治感慨万千:“《白鹿原》,我等了你20年!”

当前长篇小说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是,在一些作家眼里,长篇小说是丧失难度,毫无畏惧感的写作,长篇小说是一种没有痛苦和艰难的写作。作家的心越来越急,出手越来越快、写的越来越随意粗糙,“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闭门谢客,披阅十载”,在他们看来,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一两个月写一部四五十万字的长篇大有人在。有的作家出版了四五部长篇,仍然在文坛默默无闻。长篇小说丧失了写作上的难度,写作速度提高了,小说数量增加了,这样小说的质量下滑也就不足为奇了。

注目南原觅白鹿,怅望千秋一洒泪。陈忠实躲开城市繁华和喧嚣,蛰居乡下的老屋,苦心孤诣,静心创作,陈忠实为了创作这部作品,他用了两年时间准备,查阅县志,地方党史和文史资料,搞社会调查,阅读心理学、美学的新著。读《百年孤独》《古船》和《活动变人形》,以学习借鉴他人之长,研究长篇结构的营造,人物形象的塑造。用了四年时间写作。完成初稿,此后又精心修改、定稿。“春来寒去复重重,惯下笔时,桃正红。独自掩卷默无声,却想笑,鼻涩泪不通。单是图名利?怎堪这四载,煎熬情!注目南原觅白鹿,绿无涯,似闻呦呦鸣。”陈忠实填的这首《小重山》词可以说是他写《白鹿原》当时情景的真实写照,这其中艰辛和磨难只有他本人才能体会出。

从《白鹿原》取得巨大轰动到现在,我注意到很多媒体在采访陈忠实时都不约而同问道同一个问题:《白鹿原》后你下一部长篇小说是什么?陈忠实答:我一直在寻找写长篇的感觉。我曾经当面问及此事,陈忠实一摊手,哈哈一笑:我老了,写不动了。由此我真实的感觉到陈忠实一定遭遇了长篇小说写作的难度。五十年的农村生活经历,成为陈忠实他宝贵的生活体验和心灵体验。再凭着《白鹿原》成功的巨大影响,陈忠实重复自己毕竟非常容易。陈忠实说:“《白鹿原》完成后,我心里很自然的有一种欲望,想把20世纪后50年的乡村生活也写一部长篇小说。但我这个人写长篇小说,必须有一种对生活的独立理解和体验,一种能让自己灵魂激荡不安的那种体验,才会有强烈的表达欲望。可惜,我至今未能获得那种感觉。因为缺失这种独特体验,我发现自己没有写长篇小说的激情和冲动。如果凭着浮光掠影或人云亦云的理解去硬写,肯定会使读者失望,也更挫伤自己。” 我认为陈忠实《白鹿原》后不写长篇小说,这是他的一个理智高明之举,犯不着和自己较劲。因为他没有为了这个难度而去硬写,我想这也是陈忠实《白鹿原》后写作了大量短篇小说、散文的主要原因。

强烈的真实感是《白鹿原》获得成功又一原因。《白鹿原》忠实于生活和历史,毫不粉饰和回避客观存在,历史的真实,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这三个真实构成了《白鹿原》的现实主义的真实性原则。这种真实性在一定程度上使《白鹿原》呈现出比社会和历史更本质更真实的东西。一步步逼近被遮蔽了的历史生活的真相。陈忠实说:“作家写作应该坚持真实性第一这个基础原则,从生活真实到艺术真实,这也是读者对你的作品和你这位作家建立信任感的基础。哪怕一个情节或细节虚假,他就不信任你了,开始排斥你的作品。这是要害。”《白鹿原》带给读者的那种强烈的艺术震撼力和冲击力迄今在很多人的记忆里挥之不去,陈忠实写出他心目中历史的真实和人物的心灵真实,写出了历史的厚重感和生活的原生态。正如肖洛霍夫写给高尔基的信中所言,他在《静静的顿河》中所写的“都是严酷的真实”,这一点是《静静的顿河》最大的成就之一。《白鹿原》厚重深邃的思想内容,复杂多变的人物性格,跌宕曲折的故事情节,形成作品鲜明的艺术特色和令人震撼的真实感。达到了历史的真实、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的统一。

一部小说如果失去了真实感,就谈不上艺术感染力和影响力。而真实性恰恰是作家写作的首要原则。真实感的不足和缺乏,这已经成了大部分中国作家最大的毛病,它严重制约了小说艺术的发展。事实上,没有任何东西代替小说强烈的真实感。无论小说形式怎么花样翻新,观念上怎么层出不穷,但都要给读者一定程度上的真实感与生命力。这就是要让读者相信,这样的人物,这样的故事,引起大众读者的普遍兴趣并吸引他们的阅读,读者对当代小说的不满和失望就是作品缺乏强烈的真实感,虚假、造作和夸张导致读者对作品的陌生感、距离感,同时也丧失了阅读的兴趣和耐心。

【光明日报】“《白鹿原》现象”的当下意义

小说故事化,故事情节化,情节细节化,细节人物化,人物性格化,满足了读者的欣赏需求和阅读期待。这是《白鹿原》成功给我们的又一启示。《白鹿原》显示了这一创作原则的生命力:雅俗共赏、曲高和众。《白鹿原》是一本在读者中广为流传的大众读物。经典与流行,艺术性和可读性在这部作品上达到了高度的统一。《白鹿原》主人公六娶六丧,神秘的序曲预示着不祥。一个家庭两代子孙,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代代争斗不已,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活剧;巧取风水地,恶施美人计,孝子为匪,亲翁杀媳,兄弟相煎,情人反目……大革命,日寇入侵,饥荒、瘟疫、三年内战,白鹿原翻云覆雨,王旗变幻,家仇国恨交错缠结,冤冤相报代代不已。一幕幕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攫取读者强烈的阅读快感,令人欲罢不能。《白鹿原》证明了陈忠实是当代小说家中最有魅力的说故事者之一。《白鹿原》在《当代》发表后,西安广播电台便选中连播,于1993年4月中旬开播。稍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开始连播《白鹿原》,在一天的不同时段,两家广播电台播出,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很多人排队购买《白鹿原》。陈忠实曾说:“我写小说的一个基本目的,就是争取与最广泛的读者完成交流和呼应。我从短篇写到中篇再写到长篇,这个交流和呼应的层面逐渐扩大,尤其到《白鹿原》的发表和出版,读者的热情和热烈的呼应,远远超出了我写作时的期待,我认为这是对我的最好回报,最高奖励。”《白鹿原》赢得了赢得文学圈子以外广阔各个阶层,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的读者的兴趣与欢迎,这个庞大的读者群给予陈忠实莫大荣誉。

  传统小说中蕴含了丰富的的资源,却被当下一些作家有意无意的放弃忽视了。不注重从传统小说中发掘资源来进一步丰富自己的创作,主要表现在对小说故事化的逃避、漠视乃至拒绝,是导致小说缺乏感染力的又一个重要因素,探索性、先锋性小说在各种标语、口号、宣言制造的喧嚣中,在“技术至上”这面艺术创新的旗帜下,反故事,反情节和反人物,小说传统体系模式土崩瓦解,一头扎进一场场语言的狂欢和叙事的泥潭中难以自拔。先锋小说淡化情节、淡化人物的的意义和价值不可否认。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这种小说忽略了读者的欣赏习惯,面临高处不胜寒的尴尬。路越走越窄,尽管学者专家喝采鼓掌,读者群却越来越萎缩。小说成了城堡中的神祗,摆出了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面对繁难的重重的阅读障碍,大众失去了兴趣和耐心,拒绝,排斥,最后只好敬而远之。小说存在的最关键的意义是让人看,“看不下去”是读者面临一种普遍的接受心理。小说要让读者知道你在说什么,并能够有足够的兴趣阅读下去。

  陈忠实在《〈白鹿原〉创作手记》中披露:“我发表了一批短篇小说,也获过全国奖和地方刊物奖,父亲要看我的小说,看过却不冷不热地说,还是《三国》、《水浒》好看。我有一种无以出口的挫败感。”父亲的话对陈忠实影响很大。你写的小说得有人读,你出的书得有人买。普通读者喜欢不喜欢,爱看不爱看。成为他一种心理的敏感。据媒体披露,陕西省咸阳市一对80余岁的老夫妇特别喜欢《白鹿原》,但因年老眼花,看书吃力。他们孝顺的儿子用了5年多时间用毛笔手抄小楷50多万字,供老父母赏读。其实,作为普通读者阅读的审美标准:首先就是好看。当然这种好看是有艺术价值和有意义的好看。不是用低俗的的故事去招徕读者。小说要用鲜活生动的故事吸引读者,更要用艺术去感染读者,尽可能符合大多数读者的阅读需求和审美趣味,尽可能体现使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意图。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白鹿原》魅力依旧。一部作品经历读者20年来对它的热情参与确认是一部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有生命力的好作品。彰显了《白鹿原》的成功,标志着当代长篇小说在民族性与现代性,个体精神与时代审美的追求中所取得的巨大突破和超越。优秀的长篇小说一定是对传统中文学资源的一种尊重和回归。也一定是对读者审美习惯的尊重。可以说《白鹿原》以其鲜明的民族化、大众化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而具有恒久的艺术价值。

【光明日报】“《白鹿原》现象”的当下意义
                             (图为马平川与陈忠实在天水麦积山)

上一条:陕西文学:寻找40岁以下的青年作家
下一条:一坛陈酿陈忠实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陕西文学研究所

地址:陕西省宝鸡市高新大道1号宝鸡文理学院新校区

电子邮件:shaxwxyjs@163.com  邮编:72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