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研究所概况 | 研究所动态 | 研究队伍 | 重点研究作家 | 科研资讯 | 人才培养 | 陕西文学研究通讯 | 资料馆 | 下载专区 | 留言板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研究所动态>>通知公告>>正文
 
 研究所新闻 
 通知公告 
 最新研究 
 活动掠影 

——在“陕西文学高层论坛暨年度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陕西文学研究所所长  孙新峰

2016年11月25日 10:36 sws    (点击: )

尊敬的各位作家、各位评论家,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在这落红飞舞、橙黄橘绿的时节,我们欢聚在这里,隆重举行“陕西文学高层论坛暨年度工作会议”。作为会议主办方和陕西文学研究所的负责人,我的心情无比的欣喜与激动。感谢冒着严寒、远道而来的徐伊丽、贝西西、范墩子等作家;感谢欣然应聘应约,却临时因故不能前来参会的向岛、高远、张瑜娟、张炜炜、周子湘等陕西一线青年实力作家;感谢著名作家、文化学者、评论家史飞翔、王刚、宋宁刚、张晓宁、刘峰等待聘的研究员们!感谢研究所席忍学、阿探、柏相、程华、文剑、席超、李莹、赵玲萍等为研究工作付出辛劳的研究员们;感谢白麟、宁可、李喜林、梁亚军、荒原子、王宝存等本地重点研究作家和待聘作家代表;感谢杜哲、宋林峰、陈朴等文友,欢迎甘肃评论家石凌女士光临指导。感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兰拉成副院长和我的同事们,还有我可爱的学生们。欢迎各位莅临、欢迎大家回“家”。

 我始终认为,文学创作与文学评论是一母同胞、一体两面,两者本就应该相互扶持、相互激励,共同成长。尤其是四十岁以后,我更加感念笔耕组时代作家和评论家之间亲如兄弟、战友般的亲密的共享的良性生态关系。作为陕西唯一、至今依然是全国唯一的名为陕西文学研究所的实体学术研究机构,20063月在省作协主席贾平凹先生直接指导下挂牌成立。建所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作家知音批评摇篮”的办所理念。多年来,在校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与热情关怀下,扎根陕西,怀抱全国,放眼世界,积极追研陕西文学,为推介文学陕军不遗余力。据不完全统计,我所核心成员先后获批、完成或在研国家项目6项,获批省部级科研项目50余项;获得省政府社科研究成果三等奖7项;获得柳青文学理论奖2项,蝉联陕西省文艺评论一等奖2项。成员在《光明日报》《人民日报》《文艺理论与批评》《文艺争鸣》《陕西师大学报》等全国中文核心发表文章300余篇;在国家级、省级出版社出版了《陕西新时期作家论》《文学气象与陕西文学精神》《陕西地域作家论》《陕西女性作家论》《贾平凹作品生态学主题阐释》《新时期陕西文学的民间文化阐释》、《宝鸡文学六十年》等专(编)著20余部。举办过贾平凹作品生态学主题研讨会、贾平凹、陈忠实文学创作报告会、且在陈忠实先生遗体告别前一天,率先在全国举行“陈忠实先生文学意义研讨会”,以自己的方式恭送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歌者,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举办冷梦创作座谈会、宁可作品研讨会、《宝鸡文学六十年》出版座谈暨宝鸡文学创作研讨会等一系列大型学术会议。涌现出了冯肖华、李晓峰、赵德利、马平川、权雅宁等有一定学术影响的文艺评论家,和王渭凊、李剑清、孟改正、荀羽琨、王永奇、周国栋、李雅妮、王玉珠、王俊等一批姿态稳健,实力强劲的70后青年学者。

各位作家、评论家,2014年我们开门办所,面向陕西和全国确定重点研究作家,聘请兼职研究员,工作面貌焕然一新。尤其是2016年,我们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我们所确定的重点研究作家中,有白麟、宁可2人新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诗人梁亚军获得陕西“好人”称号,著名小说家李喜林3次获得《延河》文学奖;宁可小说《左右》被权威刊物《中华文学选刊选载》;高远的小说《暴力倾向》被《当代》刊发,中篇小说已经通过《当代》终审;诗人白麟被《安徽文学》评为全国十大实力诗人;作家李喜林的转型小说《知了》骨格清奇,焕然一新,引起了文坛高度热议和关注。评论家中,王渭凊、李剑清2人当选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理事(其中王渭凊副教授是该学会的发起兼创始人);权雅宁、孙新峰教授当选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在读博士、荀羽琨副教授、获得省政府社科研究成果三等奖。研究所专职研究员、著名文艺评论家马平川在《光明日报》发表散文评论,并应邀在全国、全省各种会议论坛发言,应邀在市内外作《茅盾文学奖与陕西文学精神》等各种学术报告10余场,反响热烈,进一步扩大了陕西文学研究所的影响力。特聘研究员阿探获得《人民文学》杂志评论奖、其关于我所重点研究作家温亚军之评论在《长篇小说选刊》显要位置刊发;特聘诗歌评论家柏相不仅在《星星诗刊》发表系列组诗,而且笔耕不辍,撰写发表了大量高质量的诗歌评论,撑起了研究所诗歌研究的半壁江山。特聘研究员赵玲萍刻苦钻研红柯、周瑄璞、宁可等作家作品,评论接连被陕西作家网、中国作家网发布,以独特的风骨、鲜明的个性引起文坛注意。2016年,我们面向全社会,成功举办纪念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讲话暨陕西文学专题征文活动;2016年,研究所常规学术研讨“宁可小说研讨会”被陕西省作家协会《延河》杂志用12个版的篇幅进行推介,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本科生同时亮相,在陕西文坛产生良好反响。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陕西文学研究的各项事业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好势头,进入了平稳发展的快车道。

各位尊敬的作家、评论家,我们陕西文学研究所之所以要面向社会确定一批又一批重点研究作家和面向社会聘请高水平的研究人员从事陕西文学研究事业,主要基于以下考虑:首先,陕西很大,作为文学大省,仅2009年统计,全省从事文艺工作者省级以上在册会员就达5万多名。这几年,仅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更是发展到了4000多名。全部追踪研究不可能。其次,一定意义上,我们陕西又很小。在这些如韭菜一样一茬茬出现的作家中,文学品质精良的又不多。这,就必须进行遴选,审慎地遴选,负责任地遴选。必须集中精锐研究力量,把好钢用在刀刃上。第三,切实贯彻校领导开门搞研究的指示。说句实话,我们学校的文学研究力量,尤其是70年以后出生的研究力量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好,可是因为学院派本身无法克服的原因,我们尚有很多短板和不足。在深度介入文学现场、进行针对性有效性批评方面还有所欠缺。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因此,我们需要与真正的文学现场对接,需要兼收并蓄,需要更加新鲜的力量激活我们的研究感觉,砥砺和锻造我们的研究意识。在面向陕西和全国遴选第一批作家、评论家时,我们已经向媒体和社会公布过相关标准,这个标准公开发布在2014831日《宝鸡文理学院报》上(相关资料已发放在文件袋内)。实际上,千条标准万条标准,不外乎文学的标准,陕西的标准,国家的标准,另外还有动态的标准。我们深知,文学需要沉潜,文学不能造星,但是我们也应该不忘初心,力争在众声喧哗、泥沙俱下的浮躁世风中发出自己的清正之音,在“文学陕军再出发”中发扬传统,继续有所作为。

和前两批一样,我们第三批确定的重点研究作家和研究员都是省内文学领域的佼佼者,他们中有秦直道文化形象大使、著名散文作家徐伊丽、著名意识流小说家张瑜娟、著名网络作家张炜炜、著名小说作家贝西西、90后实力作家范墩子等,还有著名文化学者、作家、文艺评论家史飞翔等。其中入选陕西省百名优秀青年文学艺术家者5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4位。大家都是陕西文学的新生力量,是陕西文学的希望。各位的加盟,对我校陕西文学研究以及文学学科学术水平的提升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此,请允许我以个人的名义再次感谢这些省内外著名的作家、评论家对陕西文学研究所的信任。各位作家、艺术家,是一张聘书将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么些年,我一直在思考工作的意义。是什么东西,让我们散处于陕西各地的作家艺术家能齐聚小城宝鸡?后来我想通了。是爱,是对文学骨子里的热爱,是写作者心底永远的尊严。文学拥有着一种巨大的魔力和气场,它的气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我们身边围绕着。让我们甘之如饴,乐此不疲,前赴后继。是信仰的力量让我们聚在了一起。拜金主义思潮下,文学依然神圣,文学永远神圣!

  各位作家、艺术家,除了聘书之外,我们今天还要颁发另外一张纸。一张对我们的年度工作进行全面总结的纸。我们将颁发年度优秀评论家、年度优秀作家等相关证书。是的,她只是一张纸,零奖金。刚才我说过,你可以说她一文不值,一张只有几元钱成本的纸。但是,在我们这些心中有梦想的人眼中,她却不只是一张纸。她代表着我们陕西文学研究所的立场、标杆、追求和理念。尽管我们不能像中国现代文学馆那样,给大家发一张金光灿灿的证书,甚或还可以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上发表文章,但是,我们也有自己的风骨和追求。作家进步了,有成就了,我们要鼓掌,掌声送给作家的同时,也送给我们自己,说明我们的眼力还行;评论突破了,研究上层次了,说明我们对得起作家的艰辛的付出,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我们问心无愧。我们知道陕西需要什么样的作家,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作家,我们更知道,陕西需要什么样的评论家。在当下的中国文坛,评论家依然是紧缺资源。

   各位作家、艺术家,今天我们确认第三批重点研究作家,就是希望各位研究员在深入钻研前两批重点研究作家的基础上,发扬秦人作风,连续作战,把新的陕西文学精神挖掘出来,让陕西文学研究所的声音越来越响亮;而被列入重点作家的作家朋友们,希望能珍惜荣誉,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向文学高峰进军,不辜负研究所的期望。同时在研究资料、研究条件等方面大力配合。我们的目标:用尽我们的洪荒之力,帮助大家打出潼关去。我们深知,对于陕西文学研究这个大课题来说,一次学术会议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我们相信,只要努力,陕西文学研究的春天一定会到来。这一点,我们一直坚信,这么些年来,我们也从不怀疑。

陕西著名文艺评论家邢小利曾在他的《种豆南山》中说过这样一段话:“真正的诗人不一定是写诗的人。一个孩子,一个少女,或者一个老者,哪怕他终生一句诗也没有写过,却都可能是诗人。真正的诗人在于其品性。诗人是一种有深爱也有深恨的人,因为深爱所以深恨。诗人生活在凡俗之中,但他的眼睛却总是盯着天上。诗人看不见闪闪发光的金子,却能看见云雀眼中的泪水。诗人听不见震耳欲聋的叫卖声,却能听见青草的生长声。在这个世上没有几个人能认识诗人,只有诗人能认识诗人。”我不会写诗,但我希望我和我的团队都能成为真正懂诗的人。让我们相互取暖,相互激励,一起成长,一起为心中所爱全力付出,不回头不后悔!

最后,我代表陕西文学研究所祝福各位作家艺术家巨笔如椽,佳作不断;也祝福各位在宝鸡身心愉快,和乐康宁。

谢谢!

上一条:2016年度陕西文学奖颁奖词
下一条:陕西文学高层论坛暨年度工作会议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陕西文学研究所

地址:陕西省宝鸡市高新大道1号宝鸡文理学院新校区

电子邮件:shaxwxyjs@163.com  邮编:72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