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民,资深教授。1945年出生于陕西凤翔县,1968年毕业于延安大学中文系。笔名李荔、李子等。曾任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主任,教授职称,兼任中国思维科学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写作学会理事及学术委员等职,曾参与创办《宝鸡师范学院学报》(即现在的《宝鸡文理学院学报》)。1998年和2000年先后被评为宝鸡文理学院“百名人才工程”学术学科带头人和“高层次人才”学科带头人。
2000年6月被国务院评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李思民教授多年从事文学写作教学,他认为“一个教师不仅仅应该传授真理,更要教学生去发现真理。”他改革传统的“知识灌输”型为“心智启迪型”讲授方法,点燃了学生感情、思想和智慧的火花,其授课深受历届学生好评。 多年的写作实践和写作理论研究,使他的学术视野逐渐由“外语言”深入到“内语言”,由对方法技巧的研究上升到认识、思维的探索,并初步形成自己的研究体系和风格。主编、参编和独著辞书、教材、专著多部,其中《写作艺术“体操”——献给“语言痛苦”患者》等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在院内外多次获奖。
在《社会科学》、《学术交流》等刊物上发表《思维嬗变:从总剖走向横断》、《创作语言的仿效与创作探析》等40余篇论文,《纵剖·横断:毛泽东与邓小平思维特色》等论文被《中国领导科学文库》、《中国“八五”科学技术成果选》和人大复印资料等10多种国家级大型书刊全文收录和复印。同时还主笔撰拍了《赤诚和奉献》、《这里一片情》等12部电视专题片,曾三次获省政府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两次获省教委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一次获省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一次获中共中央组织部优秀电教片二等奖及陕西省委组织部一等奖,共计获国家、省级、学会、院级和刊物科研奖28项。
李思民教授结合给文科高年级开设的选修课,目前正致力于“问题意识”、“思维品质”和“创新精神”的研究。他认为大二以后的学生脑子里应该装问题,否则就会只有记忆,没有思维;并认为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创造的源泉,着力构建良好的思维品质,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才能的根本,应常抓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