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研究所概况 | 研究所动态 | 研究队伍 | 重点研究作家 | 科研资讯 | 人才培养 | 陕西文学研究通讯 | 资料馆 | 下载专区 | 留言板 
最新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研究所动态>>最新研究>>正文
 
 研究所新闻 
 通知公告 
 最新研究 
 活动掠影 
中国文学地理学会最新研究动态
2016年11月25日 11:43 陕文所:李剑清    (点击: )

中国文学地理学学会第六界年会

暨首届硕博论坛会议与研究新动态

         

                    宝鸡文理学院副教授    李剑清

尊敬的孙所长、诸位同仁:

上午好!孙所长邀我来参加这个研讨会,目的是向各位同仁汇报参加中国文学地理学第六届年会的情况以及当前文学地理学研究新动态。我欣然领命,本来应该到会场当面向大家汇报。但因为我外出参加中韩文化与文学国际学术会议,不能赶回来,只能敬请研究生马宏艳来宣读。不恭之处,敬请谅解!也感谢研究生马宏艳。

中国文学地理学学会第六届年会暨首届硕博论坛由中国文学地理学会、江西社会科学院、广州大学、湖北大学等单位主办,湖北大学文学院承办,2016年10月26日——29日在武汉湖北大学召开。与会的国内学者共130多人,日本学者、韩国学者以及澳门大学的学者也出席本次学术探讨会。与此同时,还举办了首届硕博论坛,来自不同高校的硕博研究生50多人参加此次论坛。大会特别邀请复旦大学学术权威蒋凡先生莅临现场,宣布中国文学地理学的组织机构、会长、副会长、以及理事名单。广东大学著名的文学地理学家曾大兴先生当选中国文学地理学会会长。我校的王渭清教授和我荣幸当选文学地理学会理事。

迄今为止,中国文学地理学会已经举办了六届年会。2009年10月,曾大兴先生应邀参加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举办的“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研究”学术探讨会。当时,我们学校古代文学教研室的数位老师参加此次研讨会。据说,会议期间,曾大兴先生与几位老师私下商议,准备筹建文学地理学会。可以说,汉中会议是文学地理学的预筹会。此年,在广州大学举办了第一届学术会议。由于民政部门对协会、学会审批紧缩,中国文学地理学学会一直处在筹办阶段,只到今年,中国文学地理学会机构正式成立。会员由汉中会议的30余人,已发展到130余人。其中,有日本福冈大学海村唯一先生、海村佳惟博士等国外会员。

此前几届年会一直讨论文学地理学学科建立的问题。与会学者关于文学地理学是一种文学研究方法还是一门有待建构的学科进行研讨。有不少学者认为,文学地理学之所以兴起,是针对文学研究、包括文学史研究,过分重视时间维度,忽视文学研究过程中的空间维度。文学地理学就是从地理空间维度进行文学研究的思维方法。而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文学地理学应该是一门有待建构的学科。作为学科,就应该有其学科理论体系或知识话语。文学地理学到底是文化地理学得分支学科还是文艺学的分支学科,目前学界还有争议。无论属于哪个学科的分支学科,但都要汲取文化地理学的理论话语、如地域、区域、空间以及文学景观等理论知识话语。目前,中国文化地理学家、北京师范大学周尚意教授等人也加盟文学地理学会。中国文学地理学学会也转入国际文化地理学会。文学地理学会的所有学者一致认为,作为文艺学分支学科的文学地理学是侧重于文学本身的研究,而作为文化地理学分支学科的文学地理学则侧重于地理的研究。

本届文学地理学会年会的中心议题是“文学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全面检讨文学地理学的研究方法。曾大兴先生在大会上作了“文学地理学的研究方法”的主题报告,提出“系地法”、“现地研究法”、“空间分析法”、“区域分异法”、“区域比较法”、“地理意象研究法”等等。与会学者围绕“中外文学地理学研究方法之比较”、“后现代主义的空间批评与文学地理学的空间批评之比较”、“地域文学的研究方法”、“地域性(区域性)文学史的研究方法”、“文学家族的研究方法”、“地域性文学群体(文学流派、文学社团)的研究方法”、“文学景观、文学地理意象的研究方法”等问题进行研讨。从会议主题的演变看,文学地理学已经从是否可以作为一个学科而存在,变为文学地理学的研究方法的探索,标志着文学地理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我个人认为,文学地理学之所以确立,首先是作为一种方法论的转换,即矫正以往的文学研究(文学史研究)过分重视时间性研究的倾向,提出重视文学创作、文学作品的意象以及文学接受上的地理空间因素。当学者意识到,应该作为一种新范式、新方法去观照文学或文学史,文学地理学就变成了一种学科,开始建构文学地理学的主体性存在,积极吸收地理学的理论知识,建构文学地理学的学科理论话语,如地理学的“地域(区域)/空间”、“文化景观/文学景观”“实地空间/想象空间”等关键词,对文学地理学学科理论建构都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此次文学地理学年会对作为学科的文学地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达成了共识。我提交的会议论文中,提出文学地理学应该重视一下方法的运用:

(一)文史互证法。陈寅恪先生在《元白诗笺证稿》中运用“以诗证史”研究方法,启人心智。不过,陈先生是以历史学为本位的研究。本课题以文学为本位,因此将陈先生的“以诗证史”的研究方法上稍加调整,变成“文史互证”法。

(二)学科交叉法。积极运用文化(学)地理学、社会学、家族学等相关学科理论,来阐释社会阶层分化、地域文化的接触碰撞、文学地理格局的分野与重组等诸多问题。文学地理学强调文学的地理纬度,弥补了以往文学史叙述中“重时间”维度的缺陷。文化地理学则重视地域空间的文化形态,而文化的主体是人,地域文化的撞击融合是由流徙中的人完成的。运用布厄迪“反思社会学”的社会阶层、文化资本以及文学场等理论,才能使这些问题敞亮起来。

(三)逻辑演绎法。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文士流徙,背后蕴含的本质,如文士身上所承载的地域文化因素、不同地望的文士之间的交游与地域文化碰撞融合之间的关联性、文士流徙引发的社会阶层的变化与社会结构的变化、文学地理格局的分野与重组、以及文学主题范式与文学走向等问题,都需要逻辑演绎方法来分析。

(四)数据统计法。迁徙的文士人数、土著家族的人数、社会阶层的分布、文士流徙过程中形成的诗文作品等,都需要运用数据统计法,以图表展示,让人一目了然。    

(五)个案研究法。之所以要运用个案研究法,是因为数据统计法容易把具体的、充满个性精神的文学家符码化。

诸位同仁,正是陕西文学研究所这个研究机构和平台,把我们聚集在一起陕西文学研究。陕西是一个地理存在、也是区域存在,我们的陕西文学研究,从广义上讲,就是一种文学地理学的地域文学研究。大家应该积极吸收文学地理学的学科理论与学科方法,从区域比较的宏观意识下,对我们的研究对象进行分析阐释,产出一批观念创新、方法新颖的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另外,我建议,陕西文学研究所会同文传学院积极承办中国文学地理学第八届年会暨第三届硕博研究生论坛。这不仅能够进行广泛的深入的学术交流,扩大陕西文学研究所在国内学界的影响力,让外边的学者知道宝鸡文理学院陕西文学研究所这个学术研究机构和研究成果。也能为我们的研究生提供一次难得的全国性的大研讨的机会,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只要陕西文学研究所、文传学院有承办意愿,我一定积极联系中国文学地理学会,极力促成此事。

不妥之处,敬请谅解!耽误大家宝贵的时间,谢谢大家!

上一条:批评要发出独立的声音
下一条:从未断代的陕西文学及研究的再出发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陕西文学研究所

地址:陕西省宝鸡市高新大道1号宝鸡文理学院新校区

电子邮件:shaxwxyjs@163.com  邮编:72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