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研究所概况 | 研究所动态 | 研究队伍 | 重点研究作家 | 科研资讯 | 人才培养 | 陕西文学研究通讯 | 资料馆 | 下载专区 | 留言板 
最新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研究所动态>>最新研究>>正文
 
 研究所新闻 
 通知公告 
 最新研究 
 活动掠影 
关于“大”与“小”
2016年11月25日 11:22 陕文所:宋宁刚    (点击: )

          关于“大”与“小”

                   

                     陕西文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宋宁刚

   作为一个宝鸡人,能回到自己家乡来讨论问题,不仅高兴,甚至有些激动。非常感谢有这样一个机会。

   我想根据前面的发言,谈几个问题,

   一个是,刚才听到咱们宝鸡的老师很谦虚地说,欢迎来到宝鸡小城。我想修正一下这个说法。什么叫小城呢?康德生活过的哥尼斯堡算小城吗?莫扎特生活过的萨尔茨堡是小城吗?它们都是人们向往的世界名城。我这么说的意思是,当我们说宝鸡是个小城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因此而自我拘囿和限制了。甚至将自己的写作格局也限制了?包括从比如西安等外地来的朋友,我希望都不要这么想。因为这样推下去,所有的城市在北京面前都是地方,都是外省;所有的中国城市在我们所向往的西方城市面前都不够洋气。如此,我们就没有了自己的根柢。我期待我们的写作者,无论创作者还是评论者,都能有一颗自由而广大的心。对于写作者,自己就是中心,自己所在的地方就是中心,只有把住这个中心,以这个中心为圆心,才可能有效地开始自己的写作,也因此为自己的地方增添色彩。就此而言,它无所谓大小,而端赖于我们自己心地的大小。

   与此相关的另一个问题是,我们在这里开会,专门讨论“陕西文学”。对此,我们需要厘清,我们到底是在陕西、在宝鸡谈论“文学”,还是在陕西、在宝鸡讨论“陕西文学”。我希望我们首先讨论的是文学,然后才是陕西文学。也因此,我一直期待我们在讨论陕西文学的时候能够在中国当代文学的更大的场域中来谈。在更大的中国当代文学或者中国新世纪文学的坐标系中来看,而不仅仅是就陕西文学本身来谈陕西文学。因为如果没有比较和参照,陕西文学本身的面目也就是不够清晰的。

第三,我一直有一个“偏见”:我认为,陕西文学的前几代作家,因为时代关系、意识形态的关系,他们的阅读量、他们的写作观念的丰富性等等,要差一些。也就是说,他们留下来的传统是相对比较单一,甚至现在看来比较落后的。相反,70年代以后出生的作家,因为大的社会环境的变化,能接触到更多的东西,反倒具有更为丰富和开阔的眼光,这一个是很好的现象。也因此,当我们说陕西传统的时候,我希望我们能够充分地意识到这个小文学传统自身的优点和不足。然后放眼到更大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甚至世界文学的大传统中去借镜,批评者也是如此,需要将陕西作家的作品放置在更大的图景中去审视。

第四,也即根据以上,我想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我们身处的北方腹地的陕西,在经济、文化和思想上比较闭塞和落后的,我们的写作也同样比较落后。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我们的差距和不足,才能比较好地谈论陕西文学,包括作为陕西文学的参与者、建设者,从哪里开始补课,从哪里获得自己真正的文学创作和评论起点。

时间关系,就简单说这么几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上一条: 从《白鹿原》看文学的独立品格
下一条:生活是一场越挫越勇的修行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陕西文学研究所

地址:陕西省宝鸡市高新大道1号宝鸡文理学院新校区

电子邮件:shaxwxyjs@163.com  邮编:721013